“水闸”曾经,水闸保护这座城 今天,我们保护水闸

2024-01-21 09:05:47来源:新快报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新快报的曾经,水闸保护这座城 今天,我们保护水闸,如果您对曾经,水闸保护这座城 今天,我们保护水闸感兴趣,请往下看。

位于广州老城中心的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完成展陈优化提升,近日已正式向公众开放。昔日的水闸,保护着“番禺城”;因水而兴、善治水域的历史,更展现出自古以来的广州智慧;展陈优化提升,则是推动文物活化利用的重要举措。“曾经,水闸保护这座城,今天,我们保护水闸”,这是展厅《结语》部分的标题,也是许多人的努力和心声。

日前,该展览的项目主持、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展陈宣教部王斯宇,在接受新快报记者专访时说,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的保护,多年来有赖于多方的努力:政府的关心重视、文物部门的坚守和专业性保护、光明广场的日常管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她说,尤其是一直以来,都有很多市民持续关心着水闸的现状,经常给有关部门提出宝贵建议。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展陈宣教部肖洵告诉记者,为了提供更好的公众服务,目前,该院(南汉二陵博物馆志愿者团队)已特招了多名文物讲解志愿者,定期“常驻”在遗址展示区进行公益讲解,也和广州志愿驿站旗舰站开展了合作;未来,将继续拓展志愿讲解队伍,吸纳周边商圈热心人士及周边中小学生加入。“在这样一个类似社区博物馆的考古遗址,志愿者服务将体现它特有的在地化、多群体、联合性的特点。”

志愿者庄育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我也是被项目主持人王斯宇老师的一句话所感动,曾经,水闸保护这座城,今天,我们保护水闸!作为一名志愿讲解者,我非常幸运,可以通过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了解到更多广州古城的相关信息,也可以向广大中外朋友宣传我们的广州历史文化,让中国、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广州。”

聚焦本体保护

保护水闸本体,关键在于“治水”

日前,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科技研究部主任吕良波,在接受新快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就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的本体而言,“治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在商场负一层进行原址保护的水闸,一直有地下水的上渗,对木构件、土遗址等都造成极大威胁。他说,目前,对水位等的监测是24小时进行,并设有集水井,及时解决地下水突破高位后的危害;未来,有望通过在负二层设置“疏水盲管”,较彻底解决相关问题。

南越国木构水闸,是一个“活着”的水闸:第一,玻璃罩下的它,底部与这座城市的地下水系,根根脉脉不绝相连,不断有水汽自下而上渗透,珠江的潮涨也会给它“送水”;第二,“变本加厉”的是,因周边都是现代建筑,土地已经硬化,地下水更是容易往地下负一层比较低洼的水闸遗址所在“涌来”。

对于木材的保存,俗话说,“干千年、湿千年、不干不湿只半年”,在这种不干不湿环境中,木构水闸的本体保护难度可想而知。

吕良波介绍,目前设置的水位监测仪,将对水位上升下降实时监测,“我们也做了几个集水井,水位一上来,就会及时把水抽走,确保低洼之处没有积水”。

他说,更理想的方式,也是经过专家论证认可的方式,是在负二层就设置“疏水盲管”,较彻底地杜绝地下水进入负一层的可能,但此举措,需要等待各方面条件更为成熟后推进。

对玻璃罩内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又是怎样的?他说,这两方面,现在在做实时监控,并且正在寻找一个交叉平衡点。“温度低,可能就利于水不断往这里蒸发;温度高、湿度高,又可能会促进这里微生物的生长,所以说这很矛盾,我们需要经过长期的监测,找到一个交叉平衡点,相对来说既适合木构件的维护,又适合土遗址的保存,又能抑制微生物。我们正在做这样的工作。”

志愿者心声

老广游“新”闸

作为一名彻头彻尾的老广,我对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充满了“爱‘恨’情愁”。

爱,发现它的当年,广州市民都在争相传递喜讯,我还跟着参观的人潮队伍前往遗址现场,看看这座沉睡了两千多年的木构水闸。当年看它,心里特别震撼,能建造如此大型水闸的南越国是这样的强盛,对于广州而言,南越国是两千年历史的开端,怎能不爱?

“恨”,一座国家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的历史遗址,在繁杂的人流和轰鸣的广告声中,还没有被更多人所知道。

情,对于水闸遗址的感情不仅在于它拥有了高贵的历史身份,更重要的是它陪我们度过了难忘的青年时光。在2010年以前,广州人每每说到逛街,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北京路,在北京路上,大家总会提起南越水闸和南越王宫。或者,水闸才能真正唤起我年轻的记忆。

愁,近年来水闸一直处于“半关闭”状态,游人多不知、灯光偏昏暗。目睹此状,我心里常常涌起一股心酸。

今天,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重新开放,展览内容新颖,陈列布局合理,让我感到惊艳,特别是第二部分“广州城水系的变迁”,它通过考古发现的历史信息,详尽地介绍了广州河涌的演变过程。广州人喜水,龙舟水是我们强身健体的“灵药”。广州人讨意头,顺风顺水、水为财。广州人也讲究风水。水,自然就成了我们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所以这次重新推出的展览,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南越国的木构水闸,也认识了古代广州的河涌水道,让它们继续成为我们记忆的一部分。

(特约撰文:志愿者余展豪)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好了,关于曾经,水闸保护这座城 今天,我们保护水闸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