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旅游住宿业发展报告2022

2023-01-03 13:05:28来源:199IT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199IT的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旅游住宿业发展报告2022,如果您对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旅游住宿业发展报告2022感兴趣,请往下看。

报告指出,今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疫情也较年初预期要严重,住宿业经受了历年来经营最困难的一年。在政府纾困政策促进和企业积极展开自救的情况下,住宿企业顽强地坚持了下来。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给行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疫情防控形势也已经明朗,旅游和住宿需求的刚性需求仍在,短期的不利因素必将转化为长期的有利因素,未来一段时期住宿业必将迎来快速复苏和驶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首先,课题组判断,我国住宿业景气今年处于低谷期。从市场格局看,国内市场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且这一基本格局在三年中基本没有变化。在疫情警报解除后,入境游客住宿间夜数将会有所回升,但短期内期望不能过高,一时很难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提速,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广大纵深和顽强的韧性。国内市场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潜力最大的市场,还有非常大的空间和市场待开发,一旦打开其发展前景将不可限量。我们的企业更应该充分发挥本土优势,利用好国内市场。

从产业格局看,头部效应进一步强化。疫情发生三年来,住宿产业格局总的趋势是头部效应不断强化。从全球酒店排名看,我国酒店集团排位不断上升。虽然这三年中国住宿业投资增速下滑,行业酒店数量和房间数增长幅度非常小,但处于头部的酒店集团规模越来越大。危机期间,机会的大门更多会向国企、上市公司以及风险管控力强的民企敞开。大型酒店集团承受风险能力强,小公司纷纷寻求庇护。国有企业占据更为有利的发展时机,不少民营企业纷纷寻求国有酒店集团的支持。这都将导致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从投资与绩效看,行业景气陷入新的低谷。2020年住宿业投资同比增速为-0.8%,2021年回升至6.63%,但预计今年增速将会再次转负。一些已经立项的酒店项目取消、暂停或延期投资。去年住宿业企业整体负债率已高达79%,民营企业更是高达89.5%。2022年众多酒店资金链已经紧绷到极限,出现了多家酒店低价拍卖以及酒店集团股权转让的案例。全年来看,企业业绩不及年初预期,可能将是住宿业历年亏损最为严重的一年,是三年来最为难熬、最为困难的一年。

其次,在当前困境下,政府实施政策促进为企业纾困解难,企业也走上了积极自救之路。2022年住宿业受疫情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住宿企业随时要面对由疫情所引发的诸多困境,特别是由需求端游客流量锐减、现金流断裂所导致的经营困难加剧的严重后果。各级各地政府为了帮助住宿企业度过难关,纷纷推出助力文旅企业纾困的专项措施,包括“退、减、免”的税收政策,“降、贴、贷”的金融政策,“扩、促、引”的消费政策以及“稳、补、缓”的就业政策。纾困政策有助于降低疫情对行业的影响,减少企业流动资金的压力,消弭行业或区域风险,从而助力企业恢复正常发展的轨道。从缓缴保险到稳岗补贴、从提高贷款额度到取消政府采购服务项目的门槛限制,这一系列‘组合拳’对进一步降低旅游业企业运营成本、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增加企业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起到了较好的提振作用。

同时,住宿企业也积极主动作为,积极开展自救,不断挖掘企业潜能,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提升酒店的生存力。在开源方面,酒店开始深挖已有的资源,开拓新业务,增加新的经营收入。这包括争取隔离酒店业务,设立亲子房,增加酒店外卖业务,实施酒店零售等“酒店+”产品,开拓新的酒店销售渠道,以及品牌推新、迭代和引进新的品牌等动作。在节流方面,酒店企业通过控制成本来减少开支,实现开源节流同步进行,增强企业生存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酒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包括减员降薪轮岗、酒店管理公司减免业主管理费、企业债务置换和展期、节水节电、集中采购和换品牌等动作。在增效方面,采取了加强培训、流程再造、数字化转型、供应链管理、强化公司治理以及体制机制改革等行动。

在自救之外,不少企业还在危机中寻求创新突破。一些酒店认为惟有满足新消费需求、不断升级业态、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酒店业才能重新出发。它们不断创新经营思路,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于危中寻机、谋求创新,以更高的品质标准和更多元的发展模式突围自救、寻求发展。在业态创新方面,推出了度假农庄、电竞酒店、城市度假、宅度假、微度假、长住酒店、轻奢酒店、野奢住宿、微型酒店等新业态。在模式创新方面,丽呈集团探索OMO住宿生态平台,一些企业不断探索“住宿+”、轻连锁、共享住宿、供应链管理等模式。发掘新机会方面,积极融入城市更新项目,加大下沉市场布局,到美丽乡村大展身手,打造酒店新的生活场景。此外积极实施数字化转型,在各类场景探索和加速数字化应用。

三是住宿业发展重心回归。随着酒店市场和产业格局的变化,酒店依靠自身力量求生存、谋发展,将重心回到酒店运营和资产管理本身,重新认识行业的本质,寻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努力探索行业的复苏之路。酒店从“配角”回归“主角”。由于疫情和地产行业的双重影响,原来作为地产配套和附属的酒店业,将发展重心逐渐回归到酒店本身。随着资管时代的到来,酒店从增量市场跳出,到存量市场寻求突破;从为地产项目赋能,到依靠酒店运营和资产管理进行收益;从以住宿为单一业务,到加强产业融合,实现行业的相互促进。疫情带来了酒店业的寒冬,但同时也成为我国酒店业高质量发展的契机。疫情没有击垮酒店人,反而倒逼很多企业提升自身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在酒店行业,无论是单体酒店,还是品牌连锁,都积极通过品牌塑造、资本运作、新技术运用和管理能力提升,来夯实酒店本身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住宿企业开始关注“利润之上”的追求。根据新时代对企业的更高要求,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要兼顾对“利润之上”的追求。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旅游业既是产业,也是事业,具有双重属性。进入新时代,旅游业的事业属性相对以前需要强化。住宿业也同样如此,越来越多的住宿业企业开始关注“利润之上”的追求,意识到企业且不仅能够创造收入和利润,能够贡献税收、带动就业以及提升城市形象,更能够推动ESG建设以及促进共同富裕。其中,ESG战略的目标是让企业成为环境友好型、社会友好型和规范化治理的公司。希尔顿酒店集团今年发布了《2021年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国内的君亭酒店集团也发布了首份ESG报告。在致力于共同富裕目标方面,乡村民宿成为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

五是住宿企业为产业复苏储蓄能量。其中,人才和资金首当其冲。在人才储备方面,鉴于受疫情冲击,住宿业薪酬不断下降,人力资源流失严重,未来人力资源意味着企业的竞争力,行业人才资源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酒店集团正通过多渠道加大人才培养和储备,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蓄能。在资金的储备方面,酒店集团要进一步发展壮大和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的助力是至关重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有必要研究并解决住宿企业上市瓶颈,支持住宿企业在资本市场持续发力。当前我国住宿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证券化率偏低,创新动能不足和盈利能力不强导致的成长性不够是主要原因。这就需要酒店集团科学设计上市路径、加强合规建设、增强盈利能力、不断创新求变。

好了,关于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旅游住宿业发展报告2022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