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粤博讲座:广东铜镜价值仍被大多数人忽略

2023-07-09 09:05:24来源:新快报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新快报的粤博讲座:广东铜镜价值仍被大多数人忽略,如果您对粤博讲座:广东铜镜价值仍被大多数人忽略感兴趣,请往下看。

7月8日下午,广东省博物馆铜镜系列讲座之一《铜镜的另一面:交流互鉴与工艺技术》,在该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

考古发掘成果表明,早在四千多年以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铜镜。前人有关古代铜镜的研究着墨较多于战国镜、两汉镜和隋唐镜,它们被誉为中国古代铜镜发展史的三个重要标志。

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教授黄超应广东省博物馆邀请,为该馆“宝镜风华——馆藏铜镜展”进行主题演讲。黄超分享了一些对中国古代铜镜的研究心得。

身为土生土长的广东韶关人,黄超提到了唐代南华禅寺高僧六祖慧能的名句“明镜亦非台”,并结合韶关出土的两面唐代铜镜,说明广东各地的铜镜(价值)目前仍被大多数人忽略,但粤语中早就有多个与“镜”相关的歇后语,如“猪八戒照镜”“武大郎照哈哈镜”“靓爆镜”等等,其中有些与铜镜有联系。广东本地的铜镜及其研究应得到更多关注。

目前国内关于铜镜的研究多着眼于铜镜的背面,即铜镜有纹饰和铭文的一面,研究者们更关心铜镜背面图案的风格、涵义及其在历史上的意义。黄超更关心铜镜的材质与合金特点,并坦言铜镜包括正面在内的多个面相还有很多拓展空间。

黄超引用了一系列古代文献的记载,指出有三种“白铜”铜合金材料(高锡青铜、砷白铜、镍白铜)都能够用于制作铜镜,包括一些地方当铺文献中都明确提到白铜能够用于铸镜等记载。

黄超以佛山祖庙之大铜镜及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阶段性数据之广东省内馆藏铜镜数为例,广东省博物馆馆藏约500面铜镜、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也有上百面铜镜,这些数据反映广东铜镜研究有大量的历史遗存支持,而目前广东铜镜的研究有许多方面能够进一步拓展,包括水下考古出水铜镜、近代报刊中的铜镜生意记载、铜镜的科技考古等等。(潘玮倩 黄澔茵)

好了,关于粤博讲座:广东铜镜价值仍被大多数人忽略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