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友好型社区长啥样?看传说中的“黄贝岭”→

2023-01-08 13:05:1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的老年友好型社区长啥样?看传说中的“黄贝岭”→,如果您对老年友好型社区长啥样?看传说中的“黄贝岭”→感兴趣,请往下看。

黄贝岭社区是广东深圳罗湖区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的城中村,四万多市民住在这里,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近三千人,占总人口的5.6%。2019年开始,这个社区走出了一条医养护融合的社区养老新路,2022年获评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全国老龄办联合发布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昔日脏乱差的城中村,如何为社区老人织起一张全天候的健康“防护网”?今天,中国之声特别策划《民生样本,年度记录》走进黄贝岭社区。

多对一结对帮扶

确保及时响应老人需求

张康年是黄贝岭社区的居民,今年72岁,独居还患有高血压,每天需要服药。他也是黄贝岭社区重点关注的老人之一。

社区工作者和家庭医生上门时,反复叮嘱他要按时吃药,还要做好疫情防护。

△社工和家庭医生走访独居老人△社工和家庭医生走访独居老人

黄贝岭社区党委副书记陈珊说,有时候,一些高龄的独居老人有些执拗,之前一位独居老人不配合社区做健康监测,后来老人头晕、心慌,幸好社区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后送医。

“叫了120送她到医院,我们也陪着她在医院,医生说要留院观察一下,可能有点危险。”当时受疫情影响,老人的女儿一时难以赶来照顾,社区工作者就成了她身边最亲近的人。

针对这类需要重点关注的老人,黄贝岭社区采取“社区党员+社康+社工”多对一的结对帮扶。进行防诈宣传、心灵关怀、健康监测等,社区对独居老人的关爱,有一套及时响应机制。

社区党委副书记谢宏说,“多对一,就是一个社区党委委员,一个社康医生,一个义工,三个人组一个小团队帮扶一个独居老人。确保他生病有药、及时就医,我们也会想办法跟老人的家属联系上,保持沟通。”

加强社区适老化改造

老人在社区就医、购物更加方便

在黄贝岭社区,还有很多外地务工人员把老人接来深圳。谢宏说,社区正在酝酿通过“同乡村流动党支部”的平台,让公共养老服务普惠到这些老人。

“在社区生活,几年都可以不出社区的,这里有小超市,有小饭馆,有理发店,有医馆,如果小孩读书,幼儿园、小学、中学也都有。”

旧村改造、综合整治后的黄贝岭,还建了一所社康服务中心和一所养护中心。谢宏表示,社区的适老化设施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给一些独居老人配备了智能手环,安装了简易的燃气报警器等。出行的一些巷道、消防管网、路灯等,也做了一些适老化改造。”

△社区工作者走访独居老人△社区工作者走访独居老人

既有城中村,又有现代化小区;既有当地户籍老人,也有外地老人来投靠子女。这或许是黄贝岭社区公共养老服务的特殊也是复杂之处。

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黄贝岭村股份公司建起了养护中心,并与罗湖医院、专业养老机构合作,创新“医养融合”模式。村里还不惜出钱出力,成立了黄贝岭社区老年人协会,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定期慰问、走访村里的独居孤寡老人等,成了社区服务当地高龄老人的重要平台。村股份公司还备有多辆印有“敬老号”字样的电瓶车,老人在社区内就医、购物等,一个电话,随叫随到。

△家庭医生为老人做健康监测△家庭医生为老人做健康监测

张土乐老人说,“他们都发自内心地去关爱老人。老人需要的不是金钱,是互爱。”

“黄贝岭社区长者饭堂”、“老年营养餐培训研发基地”等项目正持续推进;探索“互联网+智能养老服务”,通过智能终端实时监测社区老人的身体指标,定期生成报告,提醒监护人员关注,甚至还可以智能定位、发出紧急求助……社区对老人的关爱措施,正在不断完善。

去年,黄贝岭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如何为社区老人争取更多活动空间,怎样进一步普及无障碍设施,怎么让外地老人在黄贝岭的生活感受到更多关爱,成为未来黄贝岭社区养老服务优化的方向。

▌本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

好了,关于老年友好型社区长啥样?看传说中的“黄贝岭”→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