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康佳“智造”深入“电视王国”

2022-12-13 15:05:10来源:运营商财经网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运营商财经网的康佳“智造”深入“电视王国”,如果您对康佳“智造”深入“电视王国”感兴趣,请往下看。

1978年,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松下电器成为了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以松下、夏普、三洋为代表的日本企业,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彩电市场。中国的第一条彩电生产线,也是从日本胜利公司引进的。 

但我们自主创新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经过数十年的奋起直追,中国家电企业逐渐完成了从跟随者到领跑者的转变,重塑了全球彩电产业格局。同时,在全球化的大潮下加速“出海”,带着先进的技术走上了世界舞台。 

11月28日,康佳在日本市场的首批彩电订单顺利出货,在昔日的“电视王国”中站稳了自主品牌的脚跟。这是继23日中欧班列长安号驶向欧洲后,康佳海外业务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 

1、从“低端廉价”到“高端品质” 

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的经济体,消费市场潜力十分巨大。但同时,也是公认最难进入的市场之一,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极为苛刻,包括标签、包装等细节,一点小问题都可能会导致质量投诉,让不少他国企业望而却步。

同时,彩电也是日本传统的优势行业之一,本土巨头云集,想要进入当地市场更是难上加难。据悉,康佳专门为日本市场制定了产品设计优化、采购成本专案谈判、深挖重点市场高端产品需求等一系列本土化策略,凸显了企业开放合作的诚意和全球化市场运作的专业水平。

据透露,首批出口的无边框电视和“移动精灵”等彩电产品,均使用了康佳的自主品牌,并在日本本土进行了一系列品牌宣传,提升了“中国智造”在全球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也进一步拓宽了康佳全球化布局的广度和深度。

回顾前几日由中欧班列“长安号”发往欧洲的冰箱、洗衣机、洗碗机等白电产品,也均为使用自主品牌的智能家电和新兴厨电。种种表现来看,康佳的全球化市场运营策略,并非是低价倾销,而是走高端化、品牌化、差异化的路线,这会帮助康佳进一步加快发达国家市场的发展速度。

统计数据显示,十年间,我国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由2012年的7.4万亿元、3.8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8万亿元、6.3万亿元。从低端生产迈向高端制造,以康佳为代表的企业,在展现国产品牌强大竞争力的同时,也写下了出口结构优化升级的全新篇章。 

2、从“贴牌代工”到“自主品牌” 

国际贸易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海外市场都是康佳重点发力方向之一,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其境外销售额占比达到了55.13%,彩电业务销售范围遍布亚太、中东、中南美及欧洲等多个区域市场。 

从康佳等企业的海外市场发展进程来看,除了高端化趋势,还有另一个明显的变化,来自于自主品牌地位的不断提升。 

早期的中国,曾有“世界工厂”之称,为国外贴牌生产了大量家电产品,虽然销售量可观,但是利润却十分微薄,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地位,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也常常受制于人。 

近年来,康佳品牌全球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19年8月,康佳与埃及本土电器公司HOHO成立了合资公司,发挥当地供应链体系和康佳研发实力的优势,拓展自主品牌在非洲、中东的市场;2020年1月,康佳在CES上宣布重回北美市场,设立美国分公司,推进海外自有品牌业务。 

从本次出口日本情况来看,其自主品牌标签进一步得以强化,康佳日本官网和客户宣传页面中的“KONKA”标识都十分明显。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全球发展图景中的“中国印记”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迈向世界的步伐也越来越自信。 

3、从“产品出海”到“全球服务” 

大量企业出口案例表明,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其实有着很多类似之处。 

英敏特发布的《2023全球消费趋势》报告显示,环境、体验、科技、健康等是当下影响全球消费者需求的核心驱动因素,这与国内高端化、个性化的消费升级趋势高度符合。像康佳此次出口彩电的无边框设计,以及长安号搭载的洗碗机等厨电产品,在国内外消费市场都十分受欢迎。 

因此,能出口的并不局限于产品本身,国内市场的一些经验也可以沿用。据悉,康佳海外团队在拓展亚太市场时,就发挥国内运营经验,帮助客户一起做线上线下市场推广,还为新客户专门制作了产品推广资料和教材,极大加快了品牌在当地的铺开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康佳还将创新基地拓展至全球多个热点城市,通过国际合作优势,从世界范围内广泛吸纳优秀人才,逐渐形成“技术-产品-平台”的全球化布局,在高水平“走出去”的同时,实现了高质量的“引进来”。 

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仍旧在滚滚向前,在强大的产品力、品牌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上,我们有信心、有底气告诉世界: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中国企业将有更多的优质产品服务全球!

好了,关于康佳“智造”深入“电视王国”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