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基于MEMS技术布局气体检测蓝海市场,「精智未来」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早起看早期

2023-08-05 11:05:17来源:36氪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36氪的基于MEMS技术布局气体检测蓝海市场,「精智未来」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早起看早期,如果您对基于MEMS技术布局气体检测蓝海市场,「精智未来」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早起看早期感兴趣,请往下看。

来源:36氪

可为新能源氢气检测、石油化工、制药、环境在线分析、呼气分析等提供相应解决方案。可为新能源氢气检测、石油化工、制药、环境在线分析、呼气分析等提供相应解决方案。

文|顿雨婷

来源|36氪Pro(ID:krkrpro)

封面来源|IC photo

36氪获悉,以智能气体分析为基础的科技公司精智未来(ChromX)已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复星创富领投,广州科学城创投、上海珺天诚及老股东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简称“大湾区协同院”)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进一步拓展研发和生产团队,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商业化推广等。 

精智未来(广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微型气相色谱技术的平台型公司,公司通过融合MEMS(微机电)、微流控和AI技术,自主研发了MEMS微型气相色谱仪以及XCloud数智化数据分析平台,可为新能源氢气检测、石油化工、制药、环境在线分析、呼气分析等提供相应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环境下快速、精准、在线的自动化VOCs(挥发性有机物)气体检测需求。

据悉,结合MEMS与AI等交叉学科的技术,精智未来在实现大型科学仪器芯片化、微缩化、自动化的同时,还维持了ppt(10 ⁻¹²,即万亿分之一)级别的VOCs检测灵敏度,未来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也可程度提高检测效率。未来,公司将据此逐步建立适应工业、大健康、环境等多种场景的VOCs AI一站式分析平台。

气相色谱仪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生命科学、工业领域和新能源领域等众多应用场景。在公司成立早期,精智未来主要探索大健康领域的应用。公司创始人王俊奇告诉36氪,微型气相色谱技术用于气体分子的分析其实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譬如危险品、毒品探测,太空气体研究,环境监测,以及氢能的检测、半导体研究等,其商业潜力也在不断释放。

以氢能为例,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针对绿色能源氢气的精准检测将是气体检测市场的下一个重点攻克方向。目前全球氢能市场规模超千亿美元,随着氢能的开发和利用,检测需求上升,氢气质量检测技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全球氢气检测市场规模(涉及氢能源上游氢气纯度以及杂质检测)将不断扩大。

针对半导体,高精度的气体检测仪器也有利于推动国家半导体产业发展。据了解,气体既是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原材料、工具,也是干扰因素。因此,气体质量控制是半导体制造厂提高产量和降低故障率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据TECHCET数据,2026年全球电子气体市场将达到近90亿美元,相应检测需求也将随之增长。

据王俊奇介绍,不同应用领域对检测精度的要求不一样:针对成熟的领域,譬如环境检测,行业需要性价比更高、更智能化和高效的解决方案,精智未来布局的一站式分析平台可充分满足这类需求;而针对医疗健康和氢能这类“新需求”领域,公司现有技术的灵敏度(ppt级别)和产品形态(小型化、自动化等)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王俊奇表示,目前精智未来所用的技术也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检测的技术路线。近年来,我国痕量气体检测和工业VOC在线分析受国家关注和引导发展。《“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强调要强化石化、化工等行业VOCs在线监测和无组织排放监测,并鼓励配备便携式VOCs监测仪器,且国家严格规定了氢气检测和安全要求(国家标准GB/T 3634.2-2011)。“该标准采用的氦离子化气相色谱法,与精智未来的技术路线十分相似。”

据悉,目前中国约73%的分析测试仪器需要进口,一些高档精密仪器领域中,进口比例更高,一些特种专用仪器则完全依赖进口。而在一众分析仪器中,质谱仪和色谱仪分别用于物质的精确测定和分离,因量大面广、技术难度高,也被称为分析仪器领域“皇冠上的明珠”。而作为气体检测产业关键通用技术,色谱仪具有不可撼动的市场地位。

据王俊奇介绍,其公司开发的MEMS微型气相色谱仪的核心零部件(主要是三个微型芯片——VOC分子捕获芯片、分离芯片及检测芯片)也已实现自主研发和生产,未来可避免因断供而出现的严重“卡脖子”问题。“我们解决了高端气相色谱仪对气体检测、气体捕获、精准分析等多个层面的技术要求。”目前,在高端气相色谱领域,主要有赛默飞、安捷伦、ASDevices等跨国企业。

王俊奇表示,接下来精智未来还将持续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加强产品竞争力,推动气体分析相关行业标准建立,推动气体检测在各行业、各场景的高质量发展和应用。

好了,关于基于MEMS技术布局气体检测蓝海市场,「精智未来」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早起看早期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