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重视人才培养  建设新型一流大学

2022-12-20 09:05:23来源:中国科学报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中国科学报的重视人才培养  建设新型一流大学,如果您对重视人才培养  建设新型一流大学感兴趣,请往下看。

薛其坤薛其坤薛其坤

高等教育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何引导基础研究?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科学中心如何建设?近日,在腾讯公司和南方科技大学共同主办的2022年“青年科学家502论坛”上,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院长陈十一等高校校长作为发言嘉宾的“校长圆桌”环节举行。六位校长围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大湾区未来发展等话题展开交流讨论。

会上,薛其坤呼吁,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需要一系列新的国际一流大学崛起,如此才能培养出最有竞争力、最优秀的人才。希望大家重视人才的建设和培养,希望各位校长互相鼓励、团结一致,朝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方向努力前行。

以下为嘉宾的发言整理。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院长 陈十一

中国高等教育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我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甚至很长时间内,科教、人才、创新将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

最近十年,中国高等教育出现了一些好的变化,涌现出一批新型研究型大学,如南方科技大学、西湖大学、大湾区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东方理工大学等。这类大学的发展势头很好,它们有望从根子上回答我国创新人才培养问题。

当初建立南科大正是基于如何更好培养人才的考虑,南科大提倡“三制三化”(以学分制、导师制、书院制为基础,以人才培养的个性化、精英化、国际化为特色),提倡高考的多元化录取指标,非常有创新性。这是我想讲的第一点,我国高等教育要继续加强人才教育创新方面的探索。

第二点,政府与社会的投入及支持对高校发展很重要。最近南方科技大学与西湖大学等高校的发展非常迅速,这得益于各方的财政支持。我非常希望像深圳这样的城市,未来能涌现出世界著名大学,发展出与深圳的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大学,而政府的持续稳定支持正是大学发展的重要保证。从任何角度看,深圳的南科大与深圳大学过去十年的迅速发展,都提升了深圳的整体科教水平,所以我希望深圳市政府根据学校发展情况继续加大投入,切不可半途而废。

第三点,中国的高等教育应该有自信。个人觉得中国高等教育近十年、二十年发展得非常好,人才培养水平取得了很大提升。在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上,我们的顶尖大学与国际水平完全可以相比。但我们的教育得不到自己足够的认可,我们培养出的很多好学生选择出国做博士后、当教授;很多国内好大学招聘教授主要还是看是否从国外某某著名大学回来,个人觉得今后应努力改变这一格局。我们应该坚持国际化,同时也要建立对自己教育的信心。我就是在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国外待了二十多年。我觉得现在国内的学生,包括博士生在内都非常好,并且越来越好。

最后一点,近期我看到不少高校在讲“四个面向”,科教与国家重大战略结合,所以要建大团队、大平台,做大项目。服务国家科教战略确实很重要,但我认为中国高校不仅要会做大项目,还应坚持创新、坚持个性化研究。大学的使命不同于研究院所,应鼓励学科前沿探索,鼓励基础研究,鼓励年轻人更加创新,不要老跟在“大腕”教授后面。国际上看一个年轻教授成长与否,不是看你跟着“老板”做了什么,而是看你自己做了什么。

“科学探索奖”的出发点是鼓励更多年轻人从事基础研究与独立的创新研究,这一点我非常认可。如何平衡好有组织的大项目和个性化研究的关系,以及平衡好支持大团队与独立小团队之间的关系,是我国高校发展中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韩杰才

如何更好地引导、支持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也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开关。我国自上而下对基础研究都很重视。作为大学校长,我在工作中发现,要真正坐“冷板凳”搞基础研究是十分不容易的,这首先涉及认知的问题。

第一,什么是基础研究?哪些是基础研究的真问题?很多年轻人愿意也容易把热点问题当作基础问题,这样写文章快、论文被引用次数多,但我认为这不能完全算作基础研究。究竟什么是基础研究?到底哪些是基础研究的真问题?这是我们必须先弄明白的。

第二,如何评判和选择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这个判断十分有难度。国家和高校拿出资源支持基础研究,是不是谁来做都可以?而自认为是基础研究人才的人需不需要支持?

第三,评价问题。对一些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来说,需要花费的时间并不是短短的三五年,而可能是10年甚至20年。我们有没有魄力提供持续的支持?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在国家如此重视基础研究的背景下,如何突破基础研究的困境和问题?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转变对基础研究的认知。如果认知达成一致,基础研究的问题可能就没那么突出了。下一步就是如何做的问题。

一是资源。这里避不开人、财、物。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2021年我国基础研究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比例为6.5%,比上年大幅提升0.49个百分点,但美国约为17%左右,比我们高了不止一倍。

二是平台。我们现在谈的基础研究有别于过去。当前是大科学时代,许多研究的突破都是在交叉领域,需要大科学装置和尖端仪器设备的支撑。颜宁教授在刚才的演讲中提到,冷冻电镜在形成市场化规模前,清华大学已率先拥有了若干台。因此,她能用最先进的工具进行分析,最早得到结果,这就是平台的重要性。

三是资金保障。资金保障怎么实现?在哈工大,我们会给刚刚博士毕业留校的年轻人提供一份原创探索资金。他们当中至少一半以上都能争取到几十万元的起步资金,用于研究。当他们取得一点突出成绩时,我们为他们设立青年科学家工作室,给予一期3年共300万元左右的支持。后期还可以根据情况,在3年基础上再提供“3+3”共9年的持续支持。哈工大获得“科学探索奖”的黄志伟教授、高会军教授,正是从这一期期的支持中走出来的。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体系中的平衡问题。一所大学有多个院系、多个学科,如何制定倾斜政策,立足什么对基础研究进行支持也非常重要。

最后,我呼吁无论是企业、高校还是政府,都应首先从认识上对基础研究给予足够重视,并给予更多资源,这一步可能是最关键的。如此,我们的基础研究、原创性突破才可能越来越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李儒新

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在何处?

谈及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型”本身并没有明确定义,“年轻”可能是一个特征。但研究型大学是有明确定义的,所以我们首先是一所研究型大学,同时又是一所年轻的研究型大学。

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在我看来,由于我们是新建立的,可以从开始就作出更好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在劣势方面,毕竟年轻,影响力、品牌知名度还不够。

上海科技大学成立9年来,我们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首先是在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方面,对科学研究、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更好的规划。我们把人才培养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在学生培养环节,我们的考虑是宽口径、厚基础,学校下面没有设系,而只有学院,比如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便包含了物理、化学、材料等不同专业,这能更好地进行学科交叉融合。在课程设计方面,把基础学科课程、通识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进行全面安排,这体现出我们发挥研究型大学的优势,重视基础研究、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能更好地推动人才培养工作。

另外,上海科技大学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因此,科教融合从一开始就是我们的优势,或者说是我们的“基因”。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我们也充分发挥了科教融合的特色。比如,学校的八成本科生可以从大一到大三陆续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工作。不久前我们做了一个统计,约10%的本科生在大学期间已收获了科研成果,并有高水平学术论文可以发表。我想这就是我们作为一所新成立的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成果。

对于大科学装置和各种研究平台,我们能分享的经验是,我们在建设过程中,把上海科技大学的工作与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密切结合。

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任务之一是构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最具代表性的是光子科学领域的大科学设施。大科学设施本身建设周期非常长、涉及多学科交叉,这一过程与我们学校的基础研究、学科交叉有着很好的结合点。另外,大装置建成后,其服务的学科和用户也是多方面的。以上海光子大科学设施为例,主要用户便包括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者,它本身就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平台。我们通过建设和运行这些大科学设施,为学校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机会。

这样的设施不仅对我们自己的人才培养有很大帮助,按照国际惯例,在大科学设施开放运行后,外部用户会占绝大部分,还会有大量国际用户。这将会对我们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湾区大学(筹)负责人 田刚

大湾区人才高地、世界科学中心建设如何发力?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世界科学中心建设,很重要一点是发展高水平大学,后者在培养人才、凝聚人才、科技创新中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我们对照另一个湾区——美国的旧金山,它有斯坦福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这些高水平大学为加州甚至西海岸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帮助硅谷引入或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在硅谷的崛起和发展中也起到重要作用。我认为,建立人才高地和科技创新高地对大湾区的建设非常重要,是其战略发展的需要。

刚才几位校长也提到,建设高水平大学首先要加大投入,而且要长期投入。相比于国内其他地区,大湾区的高水平大学数量还比较少。像长三角地区,尽管上海已经有很多好大学,但投入仍非常大,并建设了上海科技大学这所新型研究型大学,这对上海乃至于长三角地区的发展都非常重要。我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要进一步发展,还要加大投入,建立高水平大学,这对湾区建立人才中心、科技高地非常关键。

根据我自己的一些经历和经验,在大湾区建立高水平大学有以下几点可以考虑。

第一,重视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短时间可能不会发挥出产业效益,但它是保证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有了很好的基础研究,才能可持续性地发展,对湾区乃至全国、世界作出贡献。

在大家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下,大湾区的基础研究有了长足发展,但我觉得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尤其在吸引年轻人方面。比如,年轻博士后的第一个工作会不会选择湾区?或者能不能到湾区做博士后?与京津冀或长三角地区相比,大湾区还是有上升空间的。

第二,我认为大湾区可以利用自身特点,在人才引进和人才配套设施方面做得更好。比如,境外人士或跨境人士的通道能否更便利一些?一些配套措施对人才引进、队伍长期稳定都非常重要。

第三,在人才培养方面,大湾区可以加强多学科交叉,进行体制、机制和课程的创新改革。我认为,目前很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些单一,这对年轻人的发展是不利的。年轻人后面的路还很长,在培养过程中不能让他们着急,而是要让他们把各学科的基础打好,如此才能在发展中很快适应新环境,更好地进行科技创新。因此,我觉得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学生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对于新型学校,可以在课程设计、学生评价体系搭建等方面进行更多创新,这与传统学校相比是有优势的地方。比如评价体系,不能仅以分数判定学生的好坏和水平高低,而是要在培养过程中对他的兴趣、对研究的执着、对整个知识面的掌握、创新性想法等方面都有所考虑,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对于大湾区的科学中心建设,我认为这是很好的策略,可以考虑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以需求为导向。大的科学中心应该以提升地方产业水平、解决国家需求问题、引领世界科技发展为导向,如此一来,在半导体、新材料、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方面都可以着重发展。

第二,区域协调。据我了解,目前大湾区至少有四个中心——光明科学中心、松山湖科学中心、南山科学中心、横琴科学中心。我认为这些科学中心应充分考虑区域优势,发挥各自特点,避免重合和恶性竞争。有些科学中心要结合地方特点、产业特点和企业特点确定研究方向,这对整个区域的发展会更好。

第三,要深度合作。大湾区有个特点,它虽然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上还有上升空间,但目前已经有了不少高校,也有了腾讯、华为等很多大企业,还有大科学装置,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粤港澳量子科学中心等。基于此,在平台、高校和企业间应该有一些深度合作,凝聚各方面力量,让学校、企业和大科学装置都发挥更大作用。

当然,我们现在可能已经有了一些实验室和合作平台,但还可以更进一步,尤其是与香港、澳门等地的好学校建立联合实验室等,可以起到“双赢”作用。更进一步,可以利用大湾区的特点加速国际化,联合一些国际知名高校或一流实验室共同组建平台,这对湾区建设和科学中心建设都会有促进作用。

厦门大学校长 张宗益

如何保障青年人才成长?

对于大学而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他们成长与否关系着大学的未来,也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对于青年人才的成长,我觉得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懂青年人才,尤其是懂青年科学家。“懂”就是学校在和青年人才交流时一定要用心沟通。每个青年人才经过长期奋斗,直至进入大学工作的阶段,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梦想,我们怎么通过用心沟通和交流,让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在帮助他们实现梦想的同时,也帮助学校实现自身的梦想。

第二,要为青年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青年人才,尤其是来自校外的青年人才能否有平等的学术话语权,能否有机会让他们的创新思想得以实现,这是他们未来成为“将才”还是“帅才”的关键因素。在学术研究上,为青年人才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非常重要,形成一个让周围人都愿意支持、关心、帮助他们成长的氛围也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到青年人才能否快速成长。

第三,要用制度固化下来。前两者说起来都是“虚”的,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比如,今天我当校长,可以很关心某个人,但明天我不当校长了,是不是就会发生变化?因此,要用制度把共同实现梦想、营造良好氛围等想法固化下来,这种制度要有足够的激励因素,还要有一定的弹性。

一方面,我们要激励青年人往前冲,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往前冲。另一方面,对于不同学科又要有所区别。比如,对于基础研究而言,自由探索的模式很重要。当下我们处在大科学时代,但国家重大需求背后的基础科学问题、国家重大战略工程背后的技术问题是不一样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工程问题也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不同的科研组织模式、人事管理制度等。因此,在制度建设中,我们既要有足够的激励,也要有一定的弹性,能把不同学科、不同阶段的人才的成长需求都包容进来,都兼顾到。

第四,要为青年人才创造机会。校长最重要的责任之一就是从地方政府、头部企业、科研院所汇聚资源,促进合作。在此过程中,我们要为青年人才打开合作渠道。比如,青年人缺乏与企业合作的相关渠道,我们就要带一带、推一推,大力支持青年人。同时,还要激励他们,目标不能是小目标,一定要是大目标。对于青年人才而言,目标应该是关键科学问题、“卡脖子”技术、重大工程,这样才能成长为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才能培养出战略思维和全局思维。

第五,在管理上要考虑青年人才的基本需求。除了实现自身梦想外,青年人还要照顾家人、教育小孩。因此,高校要尽可能地建好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及附属医院,这样既是对人才负责,也增强了学校的吸引力。在一些涉及科研的具体制度上,我们正在全面推动全校的科研仪器设备共建、共享,力争让入职的青年人才可以拎包入住、拎包实验,既提高青年人才的工作效率,也增强学校的吸引力。

(本版内容由本报记者刘如楠整理,蒋志海制版)

好了,关于重视人才培养  建设新型一流大学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