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古村藏于闹市 静谧之中生活力

2024-02-13 09:05:24来源:新快报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新快报的古村藏于闹市 静谧之中生活力,如果您对古村藏于闹市 静谧之中生活力感兴趣,请往下看。

【龙行广州·荔湾区冲口街聚龙村】

龙年春节,广州寻龙。今天,新快报记者带您走进荔湾区聚龙村。这个古村因何得名?有何特殊之处?漫步在古村内,只见青砖灰瓦、砖雕壁画,一排排整齐的广府民居仿佛述说着百余年来的故事。与古村外芳村大道的车水马龙相比,聚龙村显得古朴静谧,偶尔有游客走进这里,探访非遗工作室,古建筑里经过时光打磨的一木一石,无不给古村带来艺术的活力。

焕新:

古建筑住进非遗艺术工作者

这一天,“地胆”余洁莹带着新快报记者走进聚龙村,冬日的阳光照在一栋栋青砖灰瓦的建筑上,村子里古木郁郁葱葱,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聚龙古村内横平竖直分布着七条街巷,统一整齐的两层高青砖楼坐南朝北、排列整齐。“聚龙村建筑群整体为近乎方正,最初有民居20幢,坐北朝南按‘井’字形排列,1914年,邝衡石在聚龙村西侧自建一幢楼房,房屋增为21幢。”余洁莹介绍说。

随着历史变迁,这个清末建筑群现存19栋民居,其中编号16号至19号的古建筑已被纳入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聚龙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据介绍,聚龙村的建筑设计一方面效仿台山邝氏民居的传统特色,另一方面借鉴了当时西方的设计、管理理念,在建筑元素上不仅融入了广府民居传统的趟栊门、砖雕、灰塑,还有从国外进口的花砖、铁窗栏、彩色玻璃等,融合中西,别具风情。如今,不少古建筑爱好者走进聚龙村,探访其中欣赏建筑美。

新快报记者在聚龙村18号民居看到,大门上挂着“预约参观”的牌子,游客可以扫码预约进行参观。18号民居现是非遗推广大使成晓琴的工作室,工作室内展示着绫罗绸缎、香云纱等服饰及原料。

“我是2022年来到聚龙村的,发现这是一个闹中取静、小而精的地方,我在这里找到传统和现代碰撞的一种方式。”成晓琴告诉新快报记者,依托聚龙村18号这个空间,她开展了一些活动分享,围绕非遗文化创新进行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播。“古建筑的空间比较大,可塑性高,非常适合传统服饰的展示。”成晓琴说,聚龙村陆续进驻了一些非遗类工作室、艺术空间,大家在这里可以进行艺术交流,文化氛围浓厚。

据冲口街相关负责人介绍,聚龙村在保护古建筑的基础上,引入设计公司、影视工作室、非遗工作室等文化创意企业,从文商旅结合的方向活化整个聚龙村。

发展:

边保护边提升古村环境品质

“以前聚龙村东、西方向各有一座更楼,邝氏族人聘人打更、放哨。后来,西边的更楼不复存在,东边的更楼也只剩下残垣断壁。2023年,街道启动了对东边更楼的修缮恢复工作,目前已基本完工,下一步准备进行活化利用。”冲口街相关负责人介绍。

新快报记者在聚龙村看到,更楼旧址是荔湾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为一栋三层建筑,更楼上刻有“长乐”字样,青砖外墙,窗户窄小,更楼北侧还设有更夫房。“聚龙村更楼是古村落建筑群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该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广州市各级政府部门不断加强对聚龙村的维保修复力度,加强了建筑保护和环境提升,恢复了聚龙广场,提升大冲口涌水质及两岸环境,周边群众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同时也带动了精品民宿、创意设计、文化体验馆等文旅资源集聚融合,将保护与发挥历史文化价值相结合,为古建筑注入文创新内容,激发老村落新活力。

“现在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企业进驻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现存的19栋传统建筑中,除两栋仍为邝氏后人居住外,已活化利用11栋,包括餐厅3家、商业8家。”该负责人告诉新快报记者。

“聚龙村邻近大湾区艺术中心,未来如何聚集文化资源,使这里成为艺术、旅游的一个窗口片区,这是我们在思考的问题。”该负责人表示,荔湾区南片有大湾区艺术中心、荔湾非遗聚集区、信义会馆、聚龙村等文旅资源,聚龙村将通过提升古村的环境,把配套设施打造好,来迎接整个片区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

讲 古

百多年前建村时挖到“龙脉”

定名聚龙村

“聚龙村不是行政村,而是一个古村落,又称‘邝家庄’,迄今已有145年历史。”余洁莹是广州聚龙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对聚龙村的历史如数家珍。

聚龙村名字从何而来?余洁莹介绍,100多年前,台山邝氏族人共同商议来广州经商并建新村,发展基业。当时,族长委派已在广州经商多年的邝伍臣来广州近郊寻找合适的地方。经过一年多的寻找,邝伍臣选中了当时番禺县崇文乡大冲口地区招村临江的一块土地,因为这里水源充沛、土地肥沃、交通便捷、水秀花香,是个宜居宜业的好地方。邝氏于是购地200亩,兴建聚龙村,其中100亩用于居住,100亩作为耕地。“一开始定名‘邝家庄’,但在1879年至1880年动工兴建时,挖开发现有红色砂岩水涌出。在当时,从聚龙村可以直接看到珠江,村口对出的冲口涌就像一条蜿蜒的龙,也像一把握着的弓,风水先生经过一番考察后说,此现象为挖到了龙脉,是‘龙出血’,因此取名聚龙村”。

正如其名“聚龙”,聚龙村这个风水宝地诞生了一众名人。在聚龙村4号民居,曾经居住着近代广东报业巨子,也是最早编写英汉字典的中国人——邝其照,他与家人在此居住长达20年,晚年在这里著书立说,其编撰的《华英字典集成》等英文系列丛书,为洋务派必读之书,深受各界欢迎,畅销东南亚和北美地区,对推动世界语言文字相互沟通,促进对外交往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被誉为当时港澳著名“黄金巨子”的邝衡石、开办广州第一间西药房“中美大药房” 的富商邝明觉等,都在聚龙村留下了一段段传奇故事。

街谈巷议

“我常带孩子来走走,留住乡愁”

“现在聚龙村环境好,我们经常过来健身休闲。冲口街道还在这里组织一些文体活动,上次的‘健步走’亲子组活动的起点就是这里,我们都去参加了,很不错呢。”在聚龙村广场上,家住附近的黄女士带着小孩玩滑板,她告诉新快报记者,她经常带孩子过来这边走走看看,这里保留了传统广州的建筑特色,小孩子在这里能接受一些历史文化的熏陶。“用时兴的话说,这是我们的‘乡愁’”。

■采写:新快报记者 谢源源通讯员 田志红

好了,关于古村藏于闹市 静谧之中生活力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