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利好政策护航 碳金融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2023-10-12 09:05:34来源:经济参考报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经济参考报的利好政策护航碳金融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发展,如果您对利好政策护航碳金融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感兴趣,请往下看。

暂停逾六年的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重启进入“倒计时”阶段,日前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这也被业内解读为CCER重启保驾护航的关键一步。在碳市场活跃度提升大背景下,今年来,伴随着国家级绿色交易所落地,新增券商获得证监会准入碳交易,以及碳排放权支持工具范围扩围等利好政策消息,碳金融市场有望迎来高速发展的机遇期。据北京绿色交易所预计,伴随未来我国碳市场深度金融化,交易额有望超过1万亿元。

CCER是一种碳抵消机制,即控排企业向实施“碳抵消”活动的企业购买可用于抵消自身碳排的核证量。我国CCER市场曾于2012年上线,2017年3月项目申请暂停,距今已超过六年。但在今年8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系统悄然上线开户功能,与新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实现一对一互联互通,同时开始接受市场参与主体的开户申请。

多重信号显示,CCER重启交易为时不远。行业人士普遍认为,CCER重启将会引发巨大连锁反应,有望带动碳市场交易活跃度和参与度。

普华永道中国ESG可持续发展市场主管合伙人倪清对记者表示,CCER重启有助于支持领先企业探索实践更为低碳的发展方式,这不仅可以帮助符合标准的具有碳减排效应的项目获得额外的资金支持,同时也会对企业短中长期的碳减排战略部署产生影响。从长远来看,CCER重启使得碳交易市场的参与方更加多元化,能够更好地促进全社会碳减排成本最优,对碳交易市场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CCER重启也将给更多金融机构提供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机会。碳金融对于碳交易市场的影响有多大?

当前行业共识是,在国内碳交易逐步开放的大背景下,碳金融产品的推出直接决定着碳交易市场的流动性与交易规模。而碳金融市场发展高度依赖于碳排放控制强度和碳排放权现货交易市场的成熟度。

今年初,北京绿色交易所正式落户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国家级绿色交易所,未来这里将作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以及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的基础设施,为更多排放企业或主体提供服务。

碳排放权交易“朋友圈”和碳减排支持工具范围也迎来扩容信号。今年来,新增6家券商获得证监会发布的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无异议函”,北京银行、北京农商银行、北京中关村银行3家银行纳入2023年碳排放权支持工具范围。

北京绿色交易所副董事长梅德文预测称,若参照对比欧盟碳市场规模,未来中国碳市场深入金融化后,以其70亿-80亿吨配额,年交易量或将超过100亿吨,交易额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碳金融与碳交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碳交易是碳金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碳交易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拥有一定的合格主体和健康的风险管控机制后,碳金融市场才得以有序发展。碳金融是碳交易发展的助推剂,碳交易的发展离不开碳金融的支持,排放企业通过碳金融市场,利用融资功能推进减碳技术的应用,达到碳交易控制排放总量的目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巡视员叶燕斐认为,在发展碳金融、扩大碳市场的过程中,要从“发展模式上推动协同发展、发展风险上把控投机风险、发展载体上做大场内渠道”三方面入手,强化我国的碳金融、碳市场能力。

事实上,金融机构已陆续开展碳金融活动,其中商业银行推出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频率较高。例如,上海农商行成功落地CCER质押授信业务;四川天府新区川西林盘碳汇线上交易正式达成,这也意味着独立生态碳汇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通过碳汇市场线上挂牌交易实现价值补偿;青岛银行莱芜分行向山东阳光电力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000万元,该笔业务是全国首笔碳排放披露支持贷款;9月份,金融机构碳核算平台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亮相……

尽管发展迅速,当前我国碳金融市场仍面临流动性不足,以履约为目的现货交易不够活跃,碳金融品种太少等问题,对此,上海环交所董事长赖晓明提出,要加快碳金融产品创新,大力开发碳金融产品和业务,推动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完善。同时,要充分发挥碳金融对实体经济低碳转型的支撑作用,通过碳金融产品的创新,为企业的低碳发展提供大量资金支持。

好了,关于利好政策护航碳金融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发展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