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沙漠里养海鲜,新疆海鲜火到海外

2023-09-14 09:05:37来源:创业邦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创业邦的沙漠里养海鲜,新疆海鲜火到海外,如果您对沙漠里养海鲜,新疆海鲜火到海外感兴趣,请往下看。

来源:创业邦

作者丨沐九九

编辑丨黄晓军

题图丨Pixabay

新疆海鲜火了。

在日本排放核污染,老百姓担忧失去“海鲜自由”之迹,远在内陆的新疆因一年量产几千吨海鲜受到关注,并成功登上热搜。

据当地媒体报道,新疆渔业资源丰富,共有鱼类88种。2022年,新疆渔业总产量达17.3万吨,在西北五省区排名第二。这其中,以三文鱼最为突出,其总产4554吨,产量占全国内陆产量的15%。

如此佳绩并非偶然。今年,仅新疆尼勒克县,三文鱼产量就预计将达到3000吨量产,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能供应给海外市场,其中就包括日本。

谁曾想,昔日茫茫戈壁,到今天竟然成为瓜果飘香、海鲜王国的宝藏“圣地”,甚至一度解决国民吃海鲜的难题。

因地制宜新疆“奇”养海鲜

新疆产海鲜,是个“奇”事。

毕竟,按照固有认知,新疆位于内陆,距离海域远不说,且沙漠面积广阔。据了解,中国最大、世界第10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就在新疆,而新疆沙漠面积也达到42.3万平方公里,占据全国沙漠面积近60%。

也正因如此,提到新疆,大众便自然地将其与飞沙走石、多沙干旱等词汇联系到了一起。

然而万万想不到,在看似“缺水”的新疆,却有着丰富的淡水、咸水资源,以及多样化的湖泊河流。

图源:Pixabay图源:Pixabay

比如中国最长内陆河塔里木河就发源于新疆的天山山脉和喀喇昆仑山,全长2179千米,在国内流域面积达到102万平方公里;以及同样位于天山脚下的伊犁河,其流域面积也达到5.6万平方公里……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新疆,除靠着沙土贡献了全国一半产量的红枣外,在临近水系的地方,也激活了水产养殖产业,甚至是水稻种植产业。

据正解局报道,目前,新疆除哈密市、吐鲁番市外,其他12个地州都有水稻种植,且产量不低。以国内水稻平均亩产470公斤的数据进行对比,新疆水稻平均亩产达到了650公斤,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水稻尚且能养活,小小鱼类在新疆人面前又称得上什么。

以伊犁河为例,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向科技日报介绍,伊犁河流域至今已有40多年的虹鳟养殖历史,当地的养殖经验和自然生态环境为开展高品质三文鱼养殖提供了条件。

这其中,以新疆尼勒克县最为突出,其凭借伊犁河上游的优势,目前已经形成了三个大中型水库,水温常年保持在8℃至13℃、水质清澈且流动缓慢,十分适合冷水鱼类的生长繁育和规模化养殖。

图源:Pixabay图源:Pixabay

再比如,位于新疆的博斯腾湖,其水域面积达到1646平方千米,是国内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依托水源优势,这里也、早已成为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拥有草、鲢、鳙、鲤、池沼公鱼等32种鱼类及青虾、中华绒螯蟹、河蚌等多种水产品,年产量约4000吨。

如此一来,新疆产海鲜就不奇怪了。

盐碱水养海鲜背后是“高科技”

当然,除自然资源带来的客观优势外,新疆海鲜产品的大规模实现其实还离不开科技的力量。

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拥有15亿亩盐碱地和6.9亿亩低洼盐碱水域。这其中,有5亿亩属于可利用盐碱地,即可变为“新耕地”。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恶化,耕地面积减少压力与日俱增。在此基础上,盐碱地改良为耕地成为“解药”。据测算,每改良和耕种1亿亩盐碱地,能为中国增加100亿公斤以上粮棉油产出。

基于此,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推进低洼盐碱地养殖”这一方案,由此正式拉开盐碱地改革的序幕。

同年,农业部发布《2017年渔业扶贫及援疆援藏行动方案》,顺势推出“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模式”;2019年,又在《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盐碱水养殖”。

图源:Pixabay图源:Pixabay

国家政策支持和引领下,新疆率先发力,因地制宜搞起了海鲜养殖。据了解,在农业部推广的当年,新疆十四团天鹅湖湿地就开始了盐碱水养殖海鲜的尝试。

不过,由于内陆湖泊盐碱度低于海水,许多“迁徙”过来的海鲜因不能适应新环境,没过多久就因水土不服而死去。

在此基础上,宁波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采用“盐度逐级下降法”才将问题解决。

当时,有位宁大水产博士有意在盐碱水里养殖海鲜,但结果可想而知,其实验的200只青蟹苗,全都死了个干净。

在此基础上,他和团队想出了盐度逐级下降法,即通过在运输途中不断降低溶液浓度,以此让种苗在运输过程中能够不断适应环境并达到存活,而后成功实现从起点海水向终点内陆盐碱水转移的目的。

成效显著,在不断尝试下,这个宁大团队不仅成功将蟹苗运送至盐碱水中且存活下来,还通过不断筛选存活率高的“种子选手”,大幅提高了蟹苗的存活率。

图源:Pixabay图源:Pixabay

在这之后,以该技术专利为支撑,宁大又研究出了盐碱青蟹,还培育出了南美白对虾、美国红鱼、大黄鱼等近十种盐碱海鲜品种。

而这些产品,不仅在味道上和沿海地区不相上下,在水域适应度上也略高一筹。

据华商韬略报道,宁大已经跑通了一套“盐碱养殖方法论”,即通过测试水浓度、检验水成分,来为盐碱水提供最适合养殖、成活率最高的种苗。

比如天鹅湖就通过与宁大合作,引进适合该水域养殖的青蟹、南美白对虾,从而实现水产养殖大丰收。

海鲜在盐碱水的存活问题解决了,但新疆海鲜量产背后,还有新疆人对“人工造湖”的努力。

据了解,新疆盐碱地面积占据全国1/3,这其中,自然不乏可利用盐碱地。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红旗农场为例,该地盐碱水PH值普遍在8以上,和海水成分相似。

基于此,当地因地制宜,在此建立了新疆第一个盐碱地海鲜养殖基地,并通过调节“海”中元素来达到合适的海水矿物质值。在此基础上,红旗农场已经成功养殖出罗非鱼、石斑鱼、南美白对虾、鲍鱼和龙虾等各类“海鲜”。

如今,新疆已然成为了塞北渔乡。

结语

日本排放核污染,国民对海鲜的关注度提高。从这方面来看,新疆海鲜突然爆火似乎是热度下的产物,新疆生产的海鲜“新鲜”备受关注也纯属偶然。

但细究下来,如果没有早期海鲜养殖产业的布局和突围,新疆海鲜的热度或将不复存在。

据界面新闻,当地现拥有立足国产虹鳟养殖业务,形成冷水鱼养殖全产业链的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锚定盐碱水养殖,成功试养罗非鱼、海鲈鱼、石斑鱼、南美白对虾等海产品的新疆时时鲜水产有限公司;主要养殖高体雅罗鱼、白斑狗鱼、鲈梭、鲢鱼、鳙鱼等额河特色冷水鱼及常规经济鱼类的哈巴河县新疆北园春水产经营有限公司等等。

此外,有消息透露,在尼勒克县喀拉苏乡三文鱼基地,一尾新鲜出水的鱼从完成加工、包装、运输等全过程,只需要24个小时。

这意味着,在新疆海鲜热度背后,是新疆水产养殖业愈发规模化、产业化的结果,而这或许潜藏着海鲜陆养的新发展方向。有业内人士认为,海鲜陆养是将来水产养殖的一个大发展方向,只有农业工业化了,养殖的效益以及风险可控性才能够提高。

以此为基,谁能保证,未来瓜果飘香的新疆不会扛起国人甚至是全球海鲜消费的大旗呢?

参考资料:

正解局《沙漠里养海鲜,新疆又干了件大事》

酷玩实验室《起猛了,新疆海鲜开始卖到江浙沪了》

华商韬略《原来如此!新疆海鲜背后,还有一盘更大的棋》

好了,关于沙漠里养海鲜,新疆海鲜火到海外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