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走于乡村,守护我最崇高的事业

2022-10-10 11:05:41来源:媒体滚动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媒体滚动的行走于乡村,守护我最崇高的事业,如果您对行走于乡村,守护我最崇高的事业感兴趣,请往下看。

乡村是生长庄稼和希望的地方。从业30多年来,因为工作原因,我一直行走于乡村,看桃红柳绿,闻鸡鸣犬吠,乡村的泥土、庄稼和农人黧黑的笑脸令我倍感亲切。

20世纪90年代,我在一个山区邮电支局工作,让乡村的每个角落都响起悦耳的电话铃声,是我年轻时的梦想。一个冬天的早晨,我们顶风踏霜,赶往离镇子40里外的一个行政村,为程控电话“村村通”工程做前期市场调研和施工协调。村支书白发苍颜,当我们告诉他这里即将通上电话时,老支书大手一挥说:“走,咱回家坐!”老支书一路小跑把我们领回了两里地外自家的堂屋。

很快,村主任来了、会计来了、治保主任来了,支书甚至还喊来了妇女主任。大家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施工事宜,欢声笑语穿透了山村的孤寂。那年,在迎春花绽放的季节,一个新的机房在山村建成了,一根根银线翻山越岭,为山里人打开了探寻外面精彩世界的窗口。

21世纪之初,我在一个平原大县工作,那时正是2G移动通信在农村普及的时期,一座座铁塔矗立于绿色的原野,为古朴的乡村增添了现代气息。一位村支书几次来找我,说一个稍偏远的村民小组信号不太好,恳请纳入建设计划。支书30多岁,清瘦硬朗,谈吐不俗,我们一见如故,聊得很投机。于是相约一起去实地考察。一路上,笔直平坦的乡村公路两旁麦田青翠、杨柳依依。公路尽头是一片白墙黄檐的房屋,在绿色原野的映衬下分外醒目。支书说这里曾是一条有历史的老街,这两年借“新农村”建设的东风,老街逐渐复活,也开办了几个企业,就差手机信号了。支书谈起了“新农村”建设、谈起了特色农业、谈起了互联网,思路活跃,目光灼灼。

我的心被深深触动了,于是打报告、搞设计、立项目、盯施工,在麦子即将成熟的时节,基站落成,准备联网运行。我们把开通基站的日子定在了小集镇麦前庙会的第一天。支书请了一台戏、一个小艺术团助兴,还提前编好了祝贺基站开通的宣传词。

而今,我已在市里工作多年,但乡村依然是我回忆中最美的风景。

前几年,单位承担了国家“农村通信普遍服务项目”建设的重任,投入巨资在数百个偏远自然村建成了光纤网络。

有一次下乡调研时,我们随机走进一家刚刚装了宽带的小院。堂屋里,两位衣着简朴的老人正烤着火盆看电视。大叔一脸憨厚,大婶面目慈祥,热情地让我们坐下烤火。闲聊中,我问到装了宽带有啥用处,大叔立马眉飞色舞,扳着指头说国家政策好,光纤好处可大了。“通过这光纤我们可以看百十个台,还有电影,节目清楚得很,老婆子最喜欢看《梨园春》,听说学生还可以在电视上听课哩!”大叔兴奋地说,“宽带自带无线信号,可以在屋里、院子里上网,以后逢年过节,娃儿们再也不会说手机费流量了。现在院里安了摄像头,娃儿们在外地用手机可以看门看院,还可以喊话对话,真是美气!”

大叔感叹不已,我们也顿时有了一些成就感。正聊着,大婶端着两个瓷碗走进堂屋。“来,喝口热黄酒驱驱寒气,放了生姜,自家酿的,别嫌弃啊!”我们连连道谢,满满一碗下去,肚里暖了,脸上热了,心底升腾着一缕微醺快意,再看这农舍竟是如此熟悉和温暖,再看那漫天飞舞的雪花、周围静穆的群山也变得如此妩媚,如此可人了。

乡村给了我丰富的营养和质朴的爱,让我更加明白,我从事的工作是一项改变乡村的艰辛但称得上崇高的事业。

(作者系中国电信河南平顶山分公司员工)

好了,关于行走于乡村,守护我最崇高的事业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