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我国2030年前后 实现载人登月

2023-10-22 21:05:30来源:安徽商报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安徽商报的我国2030年前后 实现载人登月,如果您对我国2030年前后 实现载人登月感兴趣,请往下看。

) 微信图片_20231022142755.jpg

在一代代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努力下,新中国迅速跻身全球航天大国,并开始在国际航天科研领域内发挥积极推动作用,瞄准未来前沿技术为人类航天做出重大贡献。10月22日,在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透露,2030年前后,我国将实现载人登月。同时,将适时开展小行星防御演示验证任务,为保护地球免于小行星碰撞作出贡献。

最近,全球航天界三件大事引人关注。一是,印度航天器首次成功在月球上着陆;二是,俄罗斯时隔47年后再次实施无人探月计划;三是,美国阿尔忒弥斯计划联合全球多国(中国被排挤在外)在月球建设基地,以此作为跳板开展深空探测。

吴伟仁认为,中国航天目前面临着被欧美西方打压,被新兴国家技术追赶的局面,如何保持中国航天技术的安全、高效发展,甚至在一些领域引领前瞻技术研发,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在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下,我国跻身全球航天大国的行列。

近年来,中国深空探测技术研发快速推进,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这其中,安徽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例如:"嫦娥七号"任务月壤水分子分析仪、北半球最强大的光学时域巡天望远镜等重大航天科研项目实施和建设中,都有安徽科研工作者的重大贡献。

同时,国家航天局、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还共同组建了深空探测实验室,采用全新体制机制,聚集国内外优势力量,制定我国深空探测中长期发展规划,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研究,力求实现科学、技术、工程融合创新,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未来,中国航天技术研发将更多关注深空探测的前沿领域。吴伟仁介绍,我国将通过实施嫦娥六/七/八号等任务,在月球南极区域构建由月球轨道器和月面探测器共同构成的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具有综合控制、信息通信、智能操作和科学探测等功能,初步具备月球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为后续长期无人值守、短期有人照料的月球科硏站建设奠定基础。

此外,由中国提出、多国共建,长期自主运行、短期有人参与,具备能源供应、中枢控制、通信导航、天地往返、月面科考和地面支持等保障能力,持续开展科学探测研究、资源开发利用、前沿技术验证等功能的国际月球科研站。

2030年前后,我国将实现载人登陆月球,同时后续开展系统、连续的月球探测和相关技术试验验证。还将实现火星采样返回地球。

我国将建设鹊桥桥通导遥综合星座系统,由环月轨道器、地月平动点航天器、行星际中转站、行星、轨道器等组成,可实现通信、导航、定位、授时、在轨计算、存储、科学探测等能力,为地月空间、火星以远深空航天器提供通信。

在小行星研究方面,吴伟仁介绍,我国将实施近地小行星取样返回任务,为小行星起源及演化提供科学数据和真实样品。更重要的,我国将首次实施小行星防御演示验证任务,工程目标是对50m级小行星的超高速撞击的动能撞击效果在轨直接评估。科学目标是对目标小行星近距探测,丰富小行星探测样本量,获得撞击造成的地形变化和溅射物分布等效应和机理,丰富小行星演化认识,为地球防御撞击、保护人类做出中国贡献。

按照规划,中国将逐步拓展太阳系边界探测能力,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努力实现100AU(150-200亿公里)以远临近恒星际空间探索能力。(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 文/摄)

好了,关于我国2030年前后 实现载人登月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